聰明人,從不抱怨
中文(简体) Public
<p></p>
<p>與其抱怨還不如選擇去做點事;與其去詛咒黑暗,不如去點亮蠟燭。<strong></strong><strong></strong></p>
<p><strong>-01-</strong></p>
<p>工作再忙,每周我也會安排和3個不同領域的朋友吃飯,在溝通感情的同時,也能瞭解各個行業的動態。</p>
<p>某次去電臺等朋友下班一起吃飯,看到他們每個人的辦公桌上都放著一本《不抱怨的世界》。說起這本書,朋友的話題就來瞭。</p>
<p>“領導總是喜歡拿這些書給我們洗腦,讓我們使勁幹活,工資還沒見漲,周末還要出去搞活動,別說加班的雙薪瞭,當天的工資都沒有,還老讓我們別抱怨,憑什麼啊。”</p>
<p>很多中國人知道威爾·鮑溫,是因為2006年,他發起瞭一項“不抱怨”運動。他邀請每位參加者戴上紫手環,隻要察覺到自己抱怨,就將手環換到另一隻手上,直到這個手環能持續戴在同一隻手上21天為止。</p>
<p>最開始威爾·鮑溫隻在社區發起這個運動,沒想到一個月內,發電郵申請手環的人高達數萬,可見大傢每天都活在抱怨中,抱怨工作、抱怨生活、抱怨傢人,所以他才想到通過這樣有傳播性、非常新鮮的手段去提醒人們減少抱怨。</p>
<p>還有一次,威爾·鮑溫應一位中國企業傢之邀,與他共進午餐,那人才40出頭,已經是億萬富翁,企業還在持續成長。人人都以為他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他卻不斷抱怨說自己並不幸福。</p>
<p>這種不抱怨的方式我也用過,借此來督促自己覺知抱怨的負能量。</p>
<p>從“憑什麼”“為什麼”到“怎麼辦”的轉變是年輕人一定要經歷的過程。</p>
<p><strong>-02-</strong></p>
<p>剛入職場時,我也遇到過很多在學校裡從沒想到過的問題。</p>
<p>同事的不配合,進度的拖延,個別人的小算盤、小伎倆……我是個直腸子的人,對那些陽奉陰違的鉤心鬥角很看不上眼。</p>
<p>有少數學生不好好學,把自己的苦口婆心當空氣,傢長也對老師有諸多額外的要求。那段時間整個人充滿瞭怨氣,覺得自己一心幹正事卻要被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束縛著。</p>
<p>這些話自然不能跟同事跟上級講,於是,跟朋友們一起吃飯時,我下意識地會說到這些不公平,覺得自己沒做錯什麼,憑什麼要受這些閑氣。</p>
<p>剛開始,大傢拍拍我的肩膀,安慰幾句,一起吃幾份大盤雞這事就過去瞭。直到有一天,一個不太熟的朋友突然說:“你知道嗎?每次聽你說起那個不合作的同事,耳朵都起繭子瞭。別人不會真的關心你同情你,隻會覺得煩,進而懷疑你的工作和處事能力。”</p>
<p>他說完轉身走瞭,留下我在原地沉默瞭很久。那之後,遇到任何事我都默默解決,自己承擔。從自己身上找到原因,從競爭對手以及大環境上多角度分析,向前輩、有經驗的資深人士請教。用腦子,獨立思考,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一條路。</p>
<p>這過程如此痛苦,卻是成長的必經之路。這條路,如此孤獨,你隻能自己完成。</p>
<p><strong>-03-</strong></p>
<p>過去兩年裡,因為一起錄制一檔節目,見過蔡康永先生很多次,他總是和氣妥帖,從不見他發脾氣或抱怨任何事。</p>
<p>我也從他身上學到瞭很重要的一個人生智慧——抱怨是一定要的,但公平一點,每抱怨一件事,就同時也感謝一件事。</p>
<p>當我想抱怨北漂的種種艱難時,會感謝這個大城市給瞭我最好的平臺,讓我遇到瞭各行業最優秀的人並與他們合作、攜手前行;</p>
<p>當我想抱怨課程和演講安排太多,有時一天5場還要深夜趕飛機,疲憊得生病打吊瓶時,會感謝工作成就瞭我,給瞭我更大的舞臺,讓很多人知道我的理念,成為更好的自己;</p>
<p>當我想抱怨身邊人對我要求太高時,會感謝他們的全心付出讓我能成為斜杠青年,從容跨界。</p>
<p>面對苦難的態度,取決於生活的態度。</p>
<p>比如你去問別人:“最近怎麼樣?”有的人說很好,然後告訴你自己各方面的進展和成績;有的人則怨天尤人,開始大談特談世道艱難和自己遭受的不公;有的人生活處境並不是很好,但是很樂觀。</p>
<p>有朋友問我,你怎麼總是不生氣,無論吃多大虧,受多少罪,總是樂呵呵的,我怎麼就做不到?憑什麼你總要我改變,而不是要求他們不作惡?</p>
<p>很多人和我一樣,少不更事時的夢想是改變世界。步入社會後,開始懂得,要改變世界,先改變自己。</p>
<p>改變自己是核心,也比改變世界容易得多。我想改善世界,讓它因我更美好,哪怕每天一點點。</p>
<p><strong>-04-</strong></p>
<p>10年前,讀陳丹燕的《上海的金枝玉葉》,記住瞭那個曾經享盡榮華富貴到一貧如洗而不失其精美華貴神韻的郭傢小姐郭婉瑩(戴西)的堅忍和樂觀。</p>
<p>丈夫去世,財產散盡,去看望她的人覺得她是個奇跡,而她卻坦然解釋:“我隻是不覺得真的有那麼苦,既然你不得不過這樣的日子,那麼就把它接受下來。別人能這樣生活,我也可以。”</p>
<p>老年的戴西從來不對人提及自己經歷過的不公與傷害。但10年前的我,並沒真的體味到戴西身上這種永不抱怨的氣質是巨大的人生智慧。</p>
<p>10年前,我選擇尖銳和爆發,10年後我選擇隱忍和妥協。</p>
<p>當你明白抱怨無益,影響的是個人的職場形象和生活形象時,你已經邁出瞭重要的一步。</p>
<p>很多讀者通過微博向我求助,訴說自己在學校在職場上的種種困惑。</p>
<p>第一次我會耐心解答,認真幫他們分析問題,指出解決方案。</p>
<p>很多人第二次又來問同樣的問題,說我給的方法不管用——我和你不一樣啊,你北大畢業,又如何如何,我卻怎樣怎樣,所以……我反省自己是否真的設身處地地為他定制方案,拿出幾個基於其現狀的可行性路線。</p>
<p>第三次依然來問,我也不會失去對他的全部信心,因為我的職業是老師,傳道授業解惑是我的職責也是我願意去為之奮鬥終生的事業。</p>
<p>可換瞭領導、同事和傢人、朋友呢?他們是否有同樣的包容和耐心?</p>
<p><strong>-05-</strong></p>
<p>房子會有的,車子也會有的,隻是時間早晚。過程總是很辛苦,隻有付出汗水,靠自己的努力得到的東西才能珍惜,這種得到在我看來,比富二代的不勞而獲還要驕傲。更不要抱怨社會,每個國傢每個社會發展的不同時期,會遭遇不同的麻煩與痛苦。</p>
<p>資源有限,競爭激烈,單純一個名校的文憑,已經不是好工作的必要保證。上好的大學,在大城市生活,找份事少錢多離傢近的好工作,這種預設本來就不容易達到,一旦達不到,很多人就覺得理想落空,於是開始抱怨生活本身。</p>
<p>這種受害者心態要不得,即使真的受瞭傷害,也得堅強起來。</p>
<p>“如何節制惡人,不是靠生氣就能解決的。面對蓄意的攻擊,你可以報復、抱怨、沮喪、自暴自棄、遷怒,但也可以自我檢討、尋求解決之道、奮發圖強。”吳淡如寫過一本《不生氣的技術》,打算發火時就拿出來看看。</p>
<p>如果靠口頭抱怨幾句就能解決困境,這人生的遊戲也未免太容易通關瞭。</p>
<p>簡媜說,不管什麼樣的命運版本,都有不足為外人道的苦處。</p>
<p>怎麼樣都得活下去,而且要好好活。與其抱怨還不如選擇去做點事;與其去詛咒黑暗,不如去點亮蠟燭。</p>
<p>不抱怨、不訴苦,感謝曾經努力過的自己,我相信這才是最好的努力與拼搏。</p>
<p>丨作者 艾力</p>
<p>丨選自 《人生的84000種可能》</p>
<p>丨音樂 全世界誰傾聽你</p> 此文章由<a href="http://www.adidas-sports.com.tw/">NMD鞋款</a>推薦(<a href="http://www.adidas-sports.com.tw/">http://www.adidas-sports.com.tw/</a>)
更多好玩,夯貨等你挑!【正品代購】全家/貨到付款,加赖即送禮品:<a style="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6px;" href="http://line.me/ti/p/lClnHLsjBA">TWZO</a>,也可掃二碼加好友!
<a href="http://line.me/ti/p/lClnHLsjBA"></a>
by wlr4709066
Vocabulary List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