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場合該如何泡茶?這些常識胃應該知道
中文(简体) Public
<p>“各種泡茶情況”分成使用場合的不同與飲用目的不同。</p>
<p>第一種場合,幾位朋友來傢做客,正式泡一壺茶招待。</p>
<p>第二種場合,幾位朋友坐一下就要走,每人用蓋碗奉一杯茶。</p>
<p>第三種場合,今天舉辦某一項目的開幕式,數百人與會,備個大桶茶請大傢喝茶。</p>
<p>第四種場合,單位裡供應同仁整天的用茶,泡桶雙倍的濃縮茶讓大傢兌著開水喝。</p>
<p>第五種場合,傢人出去郊遊,準備一瓶茶水路上解渴。</p>
<p>第六種場合,辦公室或書房裡,一邊做事一邊喝茶,一邊讀書一邊喝茶。</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p>
<p>第一種飲用目的,為瞭鑒定多種茶彼此間的質量差異,實用鑒定杯組,在相同的水溫、用量與浸泡時間下,看看它們的茶湯表現。</p>
<p>第二種飲用目的,為瞭欣賞一泡茶,使用最適合這泡茶的水溫、茶水比例、沖泡器質地、浸泡時間、求得最高品飲效果的茶湯。</p>
<p>無論哪一種場合或哪一種目的,我們在泡茶時都會提到“用多少茶葉泡多少水”,也就是茶水比例的問題。</p>
<p>使用“國際評茶鑒定杯組”或“大桶茶”的時候,我們會經常聽到“3g茶葉泡150cc水”的話語,又稱為2%的茶水比例。</p>
<p>而談到“蓋碗奉茶”使用“含葉茶法”的時候,又會建議大傢用1.5%的茶葉比例。</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p>
<p>實驗結果表明,使用水量1.5%的茶量,以適合它的水溫浸泡10分鐘,茶水內的水可溶物質已充分溶出,這時的濃度不但接近於一般人喜歡的程度,湯溫也降到可以馬上飲用的時候,在茶湯與茶水不分離的情況,慢慢飲用也不致於變得太濃。也稱為“含葉茶法”。</p>
<p>1.5%的茶水比例是可以應用在“國際評茶鑒定杯組”或“大桶茶”的,隻是前者在評茶過程中茶湯容易變得太冷,而在後者有無法補救茶葉質量的問題。</p>
<p>在使用2%的茶水比例在“品茗泡茶法”上時,必須熟悉當時茶況所需的水溫與浸泡時間。如遇到該泡茶葉的原料太粗老時,可提高水溫或增加浸泡時間。</p>
<p>可是,使用小型壺泡茶時,我們會常說“用1/3或者1/4壺的茶量”,又不能以百分比來形容茶水比例瞭,為什麼呢?</p>
<p>因為無論1.5%或者2%,都是準備泡一道的茶葉用量,如果想連續泡幾道,如泡五道,那就使用“小茶壺法”。將茶量放至壺中的1/3或1/4(依茶葉松緊的程度),這樣的置茶量大約是“評茶鑒定杯”的5倍,所以第一泡的浸泡時間要縮短成1/5,也就是1分鐘左右,泡數也增加到5道。</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p>
<p>綜上所述,1.5%的茶水比例是經濟型的用茶量,2%的茶水比例是較易調節茶湯質量的用茶量。小壺茶的茶量是可以連續沖泡數道的用茶量。</p>
<p>為什麼前者用茶葉的重量,後者用壺容積的占比來決定置茶量呢?</p>
<p>因為前者水多茶少,容易目測茶葉的重量,而水量往往是已經知道的;後者重點放在茶與壺容積的比例,用茶重來評估反而不容易。</p>
<p>例如一般辦公室的杯子有效容積約200cc,若使用1.5%,其置茶量算法:200ccX0.015=3g,如果使用2%,則是:200ccX0.02=4g;前者浸泡10分鐘以上飲用,後者在5,6分鐘間自行控制。3g、4g的茶量是很少的,想濃一點就加一片茶葉,想淡一點就拿掉一片茶葉。</p> 此文章內容由<a href="http://www.dozo8.com.tw/brand-19.html">愛迪達</a>推薦(<a href="http://www.dozo8.com.tw/brand-19.html">http://www.dozo8.com.tw/brand-19.html</a>)
更多好玩,夯貨等你挑!【正品代購】全家/貨到付款,加赖即送禮品:<a style="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6px;" href="http://line.me/ti/p/lClnHLsjBA">TWZO</a>,也可掃二碼加好友!
<a href="http://line.me/ti/p/lClnHLsjBA"></a>
by nsxx33308597
Vocabulary List
- 0